淺談壓力容器技術發展方向
是指盛裝氣體或液體,在工業生產中用于完成反應、換熱、分離、儲存等生產工藝過程,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承受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制造業是石化通用機械制造業的一個重要分支,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壓力容器基本都是在承壓狀態下工作,并且所處理的介質多為高溫或易燃易爆,危險性極高 ,因此世界各國均將壓力容器作為特種設備予以強制性管理。壓力容器的類型和功能也隨應用場合的不同而隨之變化,其整個設計,制造和使用過程涉及冶金、結構設計、機加工、焊接、熱處理、無損檢測,自動化等專業技術門類。因此,壓力容器的技術發展是在建立在各專業技術綜合發展的基礎之上。
隨著國際經濟,技術的貿易交流日漸加強和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及使用管理的成熟化,國內外壓力容器的發展逐漸呈現出以下幾個方向:
壓力容器通用化和標準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之一。這是因為通用化與標準化也就意味著互換性的提高,這不僅有利于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日常維護與后勤保障,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設計和制造成本。同時,對于像我們這樣的出口大國,標準化也意味著獲得了走向國際的通行證。從世界范圍內的壓力容器出口大國的實踐分析可以看出,國際化的工程公司可以帶動本國的壓力容器行業的發展和標準的國際化認可,從而獲得更大的國際發言權和豐厚的經濟利潤。
通用化與標準化雖然有許多優點,但在這類壓力容器只能用在一些普通場合,在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環境下必須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壓力容器。如核反應容器,水晶加工容器和火箭燃料箱等就要求壓力容器必須具備極強的耐腐蝕,耐高壓和耐高溫能力。正是這些特殊的需求促使壓力容器向著特殊化與專業化的方向不斷地發展和進步。
(1)超高壓容器:它是指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100MP的容器,這類容器在乙烯的聚合,人工水晶的制造等方面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其依然存在著制造成本高昂和安全性不夠理想的問題?,F在隨著新型材料出現和冶金業的發展超高壓容器的耐壓能力和強度極限也在逐步提升,這都將促使超高壓容器進一步發展。
(2)高溫壓力容器:所謂高溫﹐通常是指壁溫超過容器材料的蠕變起始溫度(對于一般鋼材約為 350℃)?;鹆Πl電站的鍋爐汽包﹑煤轉化反應器﹐某些堆型(高溫氣冷堆和增殖反應堆)核電站的反應堆壓力容器等﹐都是高溫壓力容器。高溫壓力容器因材料的蠕變會產生形狀和尺寸的緩慢變化。材料在高溫的長期作用下﹐其持久強度較短時抗拉強度低得多。因此選擇材料的主要依據是高溫持久強度和耐腐蝕性。高溫壓力容器的應力分析比較復雜﹐求理論解相當困難?,F代實踐表明﹐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是切實可行的。如果容器承受交變載荷(例如反復升壓和降壓)﹐還應考慮疲勞(見疲勞強度設計)和蠕變的交互作用。
(3)耐強腐蝕壓力容器:由于壓力容器常與酸,堿,鹽等強腐蝕性介質接觸,腐蝕不僅造成材料的消耗,而且會引起設備的損壞,原料及產品的流失,污染環境,甚至造成中毒,火災和爆炸等惡性事故。如運輸硫酸,鹽酸的槽罐,不僅要具備強的耐腐蝕能力,而且對其安全性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這不是一般的壓力容器所能滿足的。
(4)低溫壓力容器:它主要應用在液氧,液氮等介質的制取,存儲以及低溫超導體的制造過程中,由于其工作溫度一般在-100℃左右甚至更低,這時材料的晶體結構會發生變化,造成材料 的強度和塑性大幅度下降,給安全運行帶來隱患。這都要求這類壓力容器在選材上必須注意。
(5)除此之外,還有容器的大型化與微型化等特殊應用場合。
壓力容器是一個涉及多行業、多學科的綜合性產品,其建造技術涉及到冶金、機械加工、腐蝕與防腐、無損檢測、安全防護等眾多行業。隨著冶金、機械加工、焊接和無損檢測等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在世界各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深入的研究的基礎上,壓力容器技術領域也取得了相應的進展。為了生產和使用更安全、更經濟的壓力容器產品,傳統的設計、制造、焊接和檢驗方法已經和正在不同程度地為新技術、新產品所代替。
近年來壓力容器產品大型化、高參數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千噸級的加氫反應器、二千噸級的煤液化反應器、一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球罐(日本最大的天然氣球罐為三萬立方米)等已經在我國大量應用,壓力容器在石油化工、核工業、煤化工等領域中的應用場合也日益苛刻。因此,耐高溫、高壓和耐腐蝕的壓力容器用材料的研制與開發一直是壓力容器行業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對此,各國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從事相關的研究工作。